好想藝術 | by 好想藝術 | 2018-07-30

人為甚麼要到外國去?在藝術上,多數是為了吸收新的元素,故而許多藝術家都會尋找駐場(residence)的機會。黃碧琪和毛維兩位獨立舞蹈家,受到西九文化區邀請,參加「Creative Meeting Point」的海外藝術家駐留計劃,將在三年之內訪問西班牙巴塞隆拿三次。今年是第一年,兩位舞蹈家將有兩星期,去自由探索和發掘自己感興趣的題目。 (閱讀更多)

好想Meet橙.好想Meet藝術

報導 | by 伍嘉琪 | 2018-07-28

麵包和光,都是我們習以為常、隨手可及的東西,今年「好想藝術」繼續從日常出發,以「橙」為主題舉辦夏日祭「Meet橙」。不同的是,活動以往在藝術空間油街實現舉辦,這次為配合主題,「Meet橙」選址於橙黃色設計的啟業邨籃球場舉行,既可以遮陽又可以避雨,正合適不過,務求為大家的生活帶來更多變化。 (閱讀更多)

【好想藝術】垃圾就是我們的歷史

好想藝術 | by 好想藝術 | 2018-07-26

藝術家丹尼爾.克諾(Daniel Knorr)生於羅馬尼亞,九十年代於慕尼黑美術學院畢業後,他移往柏林居住、開始創作;至今作品已被世界各地藝術館收藏。他的持續性計劃「藝術家的書」(Artist Book)於2007年開展,至今已為世界十一個不同地方,包括新西蘭、愛爾蘭、瑞士、洛杉磯等地,製作出獨有的書籍。今年他應油街實現邀請來到香港,為「藝術家的書」製作第十二號作品。 (閱讀更多)

在麥難民的墓前,再思自由抗爭的可能——「阿甘本與變向裸命」講座紀錄

報導 | by 致寧 | 2018-07-25

某個無眠的晚上,馬玉江到灣仔麥當勞買漢堡包,自幼長於中國農村的他偶然發現,「與無家可歸的人在一起,有種熟悉感、安全感。」於是他用了一年時間收集麥難民的餐飲單據,做成個展《夜未央》。七月八日的講座「阿甘本與變向裸命」,由策展人朗天主講,他笑言雖名為講座,實則是他小小的個人分享報告。展覽揭示的麥難民現象,觸發朗天思考自由抗爭的可能,他更指出麥難民的生存狀況與我們相距不遠。因為從某種意義來說,「我們都在走向becoming-bare-life的絕望境地。」 (閱讀更多)

【好想藝術】舊課本新想像

好想藝術 | by 好想藝術 | 2018-07-23

幾年前開始掀起一輪舊課本熱潮,從大陸開始重出民國時期的舊課本,到香港劉智聰建立舊課本展覽館,都引起文化界以至一般大眾的注意。究其原因,一來舊課本是集體回憶,在變幻人世大潮中,能給人一種安心立命的熟悉感。課本既是關於教育,也是關於未來的;在過去與未來、實與虛的界線上,好想藝術與「(Don't) Make a Change」團隊帶我們再看「舊課本」。 (閱讀更多)

書香人情——記書展裡的舊書店

其他 | by 梁璇筠 | 2018-12-28

書展現場,坐落一小而別緻的神州書店攤位,在一片新書的海洋中,散發古舊而優雅的味道。神州書店的歐陽文利老闆,祥和自若地坐於正中。年前有幸在「九龍城書節」訪問過歐陽老闆,今年神州書店又在書展擺攤了。經營舊書店近五十載的歐陽老闆曾經講過一個故事︰大陸解放之初,有一位上海老伯輾轉來到香港,在他的書店中找到一本書,目不轉睛的,不是要買書,又要問及書之來歷?他覺得奇怪,但是還是約了買賣雙方見面——果然老伯和這個賣書的女士就是舊情人,當年因為戰火離散了。 (閱讀更多)

熱門文章

編輯推介

【虛詞・◯】懸浮的空心

小說 | by 李曼旎 | 2024-05-18

敬啓者

小說 | by 阿元 | 2024-05-11

文化交融與傳統蛻變:讀楊牧詩

散文 | by 楊小濱 | 2024-05-07

【佬訊專欄】爆檸

專欄 | by 佬訊 | 2024-05-05

【無形.同病相連】太空漫遊

詩歌 | by 陳康濤 | 2024-04-11